。但梦中不著姓耳。必可信。已而果然。时大观戊子也。亦苏粹中说。
。。。
;。。。 ; ;
夷坚甲志卷六 胡子文
苏州常熟县福山东岳行宫。庙貌甚严。士人胡子文乘醉入庙。望善恶二判官相对。戏掣其恶者笔。同行者以为不可。乃还之。归至舟次。俄一使来曰。被判官命收君。子文已醒。忆醉时事甚惧。沿道默诵金刚经。既至庙。两人相向坐。西向者怒甚。叱曰。汝为士人。当识去就。何得侮我。对曰。为狂药所迷。了不自觉。愿丐微命以归。不应。子文但密诵经至第三分。二人皆起。又二章。则举手加额。东向者解之。曰。此子一时酒失。原其情似可恕。怒者曰。正以同官太宽。使人敢尔。子文扣头曰。某能诵金刚经。若蒙赐之更生。当日诵七卷以报。怒者曰。若尔亦宜小惩。以所执笔点其背。曰去。觉遍身如冰。遂寤。所点处生一疽。痛不可忍。百日方愈。自是日持经七遍。虽剧冗不敢辍。叶平甫说。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宗演去猴妖
福州永福县能仁寺护山林神。乃生缚猕猴。以泥裹塑。谓之猴王。岁月滋久。遂为居民妖祟。寺当福泉南剑兴化四郡界。村俗怖闻其名。遭之者初作大寒热。渐病狂不食。缘篱升木。自投于地。往往致死。小儿被害尤甚。于是祠者益众。祭血未尝一日干也。祭之不痊。则召巫觋乘夜至寺前。鸣锣吹角。目曰取摄。寺众闻之。亦撞钟击鼓与相应。言助神战。邪习日甚。莫之或改。长老宗演闻而叹曰。汝可谓至苦。其杀汝者既受报。而汝横淫及平人。积业转深。何时可脱。为诵梵语大悲咒资度之。是夜独坐。见妇人人身猴足。血污左腋。下旁一小猴。腰闲铁索絷两手。抱?女再拜于前。曰。弟子猴王也。久抱沉冤之痛。今赖法力。得解脱生天。故来致谢。复乞解小猴索。演从之。且说偈曰。猴王久受幽沉苦。法力冥资得上天。须信自心元是佛。灵光洞耀没中边。听偈已。又拜而稳。明日启其堂。施锁三重。盖顷年曾为巫者射中左腋。以是常深闭。猴负小女如所睹。乃碎之。并部从三十余躯。亦皆乌鸢枭鸱之类所为也。投之溪流。其怪遂绝。
。。。
;。。。 ; ;
夷坚甲志卷六 福州两院灯
福州左右司理院。每岁上元。必空狱设醮。因大张灯。以华靡相角。为一郡最盛处。旧皆取办僧寺。绍兴庚午。侍郎张公渊道作守。命毋扰僧徒。狱吏计无所出。耻不及曩岁。相率强为之。前一夕。左司理陈爟。梦朱衣吏著平上帻揖庭下。曰。设醮钱已符右院关取。明旦。有负万钱持书至。取而视。乃闽清令以助右院者。方送还次。群吏曰。今夕醮事。正苦乏使。留之何害。陈亦悟昨梦。乃自答令书。而取其金。醮筵之外。其费无余。是虽出于一时之误。然冥冥之中。盖先定矣。爟说。
。。。
;。。。 ; ;
夷坚甲志卷六 绛县老人
周公才、字子美。温州人。政和初。为绛州绛县尉。沿檄晋州。过姑射山。进谒真人祠。方下山。一人草衣丫髻坐道左。睨周曰。尊官大好。然须过六十方快。周时年三十余。又与绛守同姓。守为经营荐书数章。自意后任当改秩。闻其言颇怒。而言不已。益忿忿。取剑欲击之。忽腾上树杪。复跃下入木根穴中。周举剑击树。其人呼曰。我乃青羊也。与公诚言。何相苦如此。周舍去。会日将暮。即止山下邸中。有道人先在。以一鹤及仆铁鬼自随。揖周曰。天气差寒。能饮一杯乎。酒至冷不可饮。道人画案作火字。置杯其上。俄项即热。饮毕。含余沥噀壁闲。复噀周面。曰。为君祓除不祥。君今日必见异物。具以前事告。曰。是矣是矣。然亦不足怪。君知之乎。此正昔所遇吕洞宾老树精辈也。又取鲤鲊共食。时落日斜。照柈上鲊。皆作五色。笑曰。略见张华手段。迨夜各就寝。拂旦行。道人已起。曰。欲与君款语。而行李甚遽。柰何。是日入邑境。薄晚不值驿舍。就民家假室。铁鬼忽至。曰。先生以昨日不成款。今当相就。令我先携酒果来。周曰。先生安在。曰。至矣。周出迎。遥望道人跨鹤。去地数尺而行。既至。民帅妻子以下罗拜。道人亦慰接之。曰。尔家皆无恙否。民跪白曰。县尉至。方患无伴。而先生偶来。某家有麦面。适又得驴肉。欲作不托为供何如。道人颔之。民揖坐东向。而周为客。食罢。步至墙下共饮。周连引满颇醉。不觉坐睡。及醒。但铁鬼在傍。曰。先生不能待。已去矣。献一桃甚大。曰。先生令君食此。当终身无病。后八十年相。会于罗浮山。周逊谢。且赠钱二百。大笑曰。我何所用。长揖而别。指顾闲已不见。民曰。是古绛县老人也。今为地仙。时一游人闲。识之者皆过百岁。某自少获见之。今亦八十矣。周始悔恨。果连蹇二十余年。甫得京秩。后监进奏院。绍兴十六年。以正旦朝谒感疾。召乡人林亮功饭。具言平生所履。乃及此事。又三日而亡。寿止六十八。所谓罗浮再会之语不可晓云。林君说。
。。。
;。。。 ; ;
夷坚甲志卷六 黄子方
黄琮、字子方。莆田人。宣和初。为福州闽清令。平日多蔬食。但日市肉四两供母。为人方严。不畏强御。时方兴道藏。郡守黄冕仲尚书裳使十二县持疏敛之民。琮独不应命。既闻他县皆数百万。乃自诣郡。以己俸四月输之。冕仲虽不平。然以直在彼。莫敢诘。内臣为廉访使者。数干以私。皆拒不答。常切齿思报。会奏事京师。每见朝士必以溢恶之言诋琮。尝入侍徽庙。问汝在闽时。知属县有贤令否。其人出不意。错愕失对。唯忆琮一人姓名。极口称赞之。即日有旨改京官通判漳州。使者既出。始大愧悔。乃知吉人之报。转祸为福如此。刘图南说。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张谦中篆
张有、字谦中。吴兴道士也。以篆名天下。为人退静好古。非古文所有字。辄阙不书。宣和中。年已七十余。中书侍郎林彦振摅丧其母魏国夫人。归葬于湖。将刻埋铭。请篆额。书魏字为魏下山。彦振以为不类今字。命去之。不从。彦振虽不乐。然度能书者无出其右。则召所亲委曲镌说之。且许厚谢。张不可。曰。世俗魏字。我法所无。林公不肯用。宜以见还。决不易也。彦振知不可强。遂止。自是人益贤之。余伯舅沈祖仁。为归安丞。与张善。惮其人不敢求字。一日被酒。亟造门索绢一端。作大字数十。尤高古可爱。至今宝藏之。有所著复古编。行于世。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凤池山
福州闽县东十五里凤池山。其上有池。冬夏不涸。俗传唐末有樵者。尝见五色雀群浴于彼。以故得名。其南鼓山。山之半有涌泉寺。凤池隶焉。熙宁中。元章简公绛出守。访之鼓山寺。僧惮其数至为扰。嫁其名于北山报慈院。主僧颇黠。逢元公之意。刻木作凤。立之小沼上。以喙吐水。公至大喜。为赋诗。数年闲参大政。凤池之事。遂成先兆。后温左丞益出守。亦喜为此游。且和元公诗。未几亦至两地。然实非真凤池山也。而休证如此。岂偶然邪。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古田倡
陈筑、字梦和。莆田人。崇宁初登第。为福州古田尉。惑邑倡周氏。周能诗。赠筑绝句曰。梦和残月到楼西。月过楼西梦已迷。唤起一声肠断处。落花枝上鹧鸪啼。首句盖寓筑字也。又春晴诗曰。瞥然飞过谁家燕。蓦地香来甚处花。深院日长无个事。一瓶春水自煎茶。后与筑作合欢红绶带。自经于南山极乐院。从者知之。共排闼救解。二人皆活。已而事败。筑失官去。周至绍兴初犹在。既老且丑。门户遂冷落云。
。。。
;。。。 ; ;
夷坚甲志卷六 猾吏为奸
福州老胥夏铧者。自治平时为吏。政和中。以年劳得官。首尾四纪。尝言阅郡将多矣。无不为其党所欺。不能欺者。惟得二人焉。其一程公辟。师孟其一罗俦老。畸罗公初精明。人莫敢犯。后亦有罅可入。云罗好学。每读书。必研究意义。苟有得。则怡然长啸。或未会意。则搔首踟踌。吏伺其长啸。即抱牍以入。虽包藏机械。略不问。或遇其搔首。虽小奸欺。无不发摘。以故得而欺之。铧曰。彼好读书。尚见欺于吾曹。况于他哉。右三事。皆郡士郑东卿说。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周史卿
周史卿。建州浦城人。元祐初。如京师赴省试。中途遇道者云云。即归与妻子入由果山炼丹。声价籍籍。士大夫经山下。无不往见。吕吉甫自建安移宣州。苦足疾不能行。来谒周。周请吕伸足直前为布气。令人以扇扇之。少顷足底火热。炙上彻心。良久痛遂已。凡在山二十年。丹垂成。一夕风雷大作。霹雳甚震。晓视药炉。丹已失矣。周不意。遂出神求之。谓妻曰。我当略往。七日且复回。未死也。切勿焚我。妻如其言。周平生与一僧善。僧亦在他山结庐。闻周死来吊。力劝其妻曰。学道之人。视形骸如粪土。既去矣。安足惜。妻信僧言。泣而焚之。明日而周回。则已无形体可生矣。空中咄咄。责其妻而去。异日僧复来。妻以前事告之。僧曰。吾适方闻讣故来。前日未尝至。乃悟魔所化也。其家后置周影像于僧舍。日轮一行者奉香火。必于地得四钱。又留醋一瓮。至今不败。往往为人取去。然未尝竭。县人刘翔云。由果山甚浅隘。气象索然。非神仙所居也翔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盗墓笔记6 女孩未央 摩萨德:以色列秘密情报组织重大行动 悠悠重生记 生死环 暗香盈袖 怎一个乱字了得--两 晋 南 北 朝(第一部) 神话烘炉 谋杀官员Ⅰ SCI谜案集(上部)-第一案 重生农家:空间灵泉有点田 茅山天师:酆都大帝是我大舅子 原神:草神的智慧,开局跑路了 复活吧,领主大人! 网游之无双修魔攻击随机增加属性 男装女谍:一个真实的川岛芳子 凉州往事 不負如來不負卿 第一冊-穿越 跷家皇帝与木头盟主 耕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