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拿出一张纸,中间大字写着“My Mom”默读时,我嘣出“eulogy”一词时,她显然对我明白她的意思而暂时忘却了悲伤。我乘机把我要在Dallas换机并可能听不明白广播的事告诉了她。
“放心吧,我帮你听!你要是迷路了,整个飞机上的人都会为你着急的”!她宽慰我道。
我突然感觉自己很有女人缘,只是一个更比一个老。
一个中国男人要在Dallas转机去Las Vegas的消息不胫而走。因为我并没有直接问乘务员,却过来了一个男人,轻声地问我是否要在Dallas转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找出机场地图,仔细地告诉我如何找到登机口,如何在两个Terminal(航站楼)之间乘Skyline(轻 轨)。也许怕我听得不明白,过一会,他又送来了一张纸条,明白无误地告诉我登机口的位置。我下了飞机,在大厅里一眼看见那个中年妇女在等着我。她要目送我走上Skyline。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美利坚,您是伟大的”,因为你有可爱的人民。
其实,在美国旅行,航班、酒店、汽车等等一切可以事先在 “expedia” 网上搞定,电子屏幕、指示牌明白无误。真的比国内旅行方便。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小的时候经常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把两块骨头中间的一块叫什么椎间盘的肉给挤出来了,压迫了一条正好通过这里的脊髓,造成我常年腰痛。走不了10分钟,我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下,否则就腿痛。我经常在街上转悠,累了就坐下来,顺便看看手上的地图。不想,麻烦来了。
“你会说中文吗?你需要帮助吗”?在那什维尔的街头,一个40岁左右的中国成功男人从汽车里探出头来用中文向我喊话。
“你需要帮助吗”?在拉斯维加斯一个老年的美国男人把汽车停在我身边用英文问我。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把车子又开回了停车场。很显然,他是远远地看到一个中国人坐在这里很认真地看地图才把汽车特地开过来的。为此,我非常的内疚。
“我可以帮你找到需要去的地方吗”?在纽约第5大道,一个男人停下脚步用英文问我。
朋友,在美国,你如果不是迷路了的话,千万别在街上看地图,至少不要面向街道看。
刚来时,一切都很生疏。我就向我们这个Condo(集体宿舍)的主管经理Ron打听住房周围的饭店情况。这个10岁从韩国移民到美国来的中年男人一听,让我快上他的车,带我花了1个多小时时间把周围的医院食堂、泰国、墨西哥、中国和美国的饭店、快餐店一一介绍个遍。顿时,让我感到吃饭不再是问题。
一次,我想搭乘轻轨去市里。在Hilton酒店内走廊里的一个柱子上我看见一个指向monorail的向上的箭头,这可理解为向前或向上。因为我知道车站就在二楼,便乘电梯上了二楼。结果见不到入口。我就上前问一位年轻的先生,他一听:“跟我来”,并问“你从哪儿来”?
“中国”!
“哦,我去过香港”。
我原以为很近呢,结果我们下了电梯,穿过一台接一台的赌博机,出了大堂,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monorail的入口。
因此,我想我们的同胞之间,我们与在中国的外国友人之间都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帮助,让世界真正充满爱,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明天!
吃饭
范德堡大学学生学者服务中心(ISSS)有一个传统的节目叫“EAT”。就是在中心的联络下,美国人请一些外国学生学者到他们家里去吃饭,以增进对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入校注册时会发一张表给你,愿意的可填同意。我在得到免费吃饭的答复后(请别笑话,我在美国也学会了不装粗),选择了同意,并留下了email。不久,得到通知,周日晚去Pat家吃饭。我在问了周围的两个美国人得到同样的回答后,选择了买瓶“红酒”为送给主人的礼物,可我忘了问应该买多少钱一瓶的酒了。到了商店,已初显老练的我把来意说了一遍。
“你准备花多少钱?”店员客气地问。
“50吧”!
店员径直把我领到美圆一瓶的红酒柜台前,介绍至少两种可选。我随意挑了一瓶,经过他们精心地包装,倒像一份礼物。可送到主人家,Pat和她老公都不喝酒。但愿他们的女儿女婿能喝。后来,中国朋友告诉我,其实买一瓶20美圆的即可。我也没有后悔,谁让咱“有钱”呢!
美国人住的房子不叫别墅,而是single house(单门独院)。外观很低矮、单薄,好象一脚就能揣个洞的感觉。要是地震了,绝对压不死太多的人。听好了,人家原本也许又没有赋予房子那么多功能。据说美国人家里也是不放钱的。入室盗窃(burglary)在电视里也有报道,但发生率很低。但美国人的室内装潢豪华、美丽,有壁炉、灯饰和家庭传统照片像框等。冰箱很大,厨房象客厅,没有中国厨房里那么多油盐酱醋瓶和吸油烟机,而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调味品和果酱之类的东西。我估计,美国人是从超市里把半成品食物买回来,拌吧拌吧就吃了。
美国人请客,吃的饭非常的简单。吃饭开始时,大家起立,Pat的朋友带领大家一起祈祷。饭是一盘通心粉牛肉末和旁边一堆我叫不出名字来的加了奶酪的东西,一大盘沙拉随意挑,一个巨大的高脚杯里装满了加冰的饮料,并在最上面漂浮着各种颜色的装饰物。饮料可以随便加,吃完正餐是甜点和冰激灵。
我特别想说饮料加冰的问题,因为太多的中国人他们的胃好象天生的只能装热食,稍凉一点,不是泻了就是痛了。飞机上各种饮料他不要,却偏偏要人家没有的一杯热水。从生理学的角度去解释感冒,就是体热丢失大于产生后的失衡过程。所以,国人有喝姜汤、跑步或蒸桑那来治疗感冒的,其实就是一个热量补充的过程。而美国的食品大都是烤箱烘烤制成的,食物丢失了大量的水份并积聚了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到体内后将激发肌体生疮、口腔溃疡和皮肤干裂、起泡等。而喝了冰镇饮料,足可以抵消这些积聚的热量。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在冬天也要喝冷饮了。
饭后,主人与客人们聊着各种话题。除了西班牙外,那俩个都是来自英文也是官方语言的国家,我这个学了一辈子英语的中国人自然成了口语最差的人。为此,我想说国家是有责任的。我们中国人学英文的成本最高,而收效最差。主要原因是没有英语应用环境。在国内的一次聚会上,北京来的张女士说她儿子在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中,中国教师把中文数理化教材翻译成英文,再由他们在课堂上用生硬的英语教授,虽然是全英文教学,但孩子们的厌烦情绪与日俱增。我敢肯定,那些学习真的没什么用。中国目前只有一个英语频道,还多是中国人播音,并充斥着大量的中文故事,实在让人看得烦。你要是把这个情况反映到赵化勇那里去,他一定比你还叫苦。
“兄弟,没有钱啦”!“你看人家毕大爷火,那是因为节目办得通俗,人气旺,广告容易拉”。谁说不是呢!
赵化勇还有个苦衷是你不知道的。从瑞典来的Philip说在他的国家你可以随便看BBC、CBS和CNN等任何你想看的节目,我们却因为*而不能。这些该死的节目,你一放开,它就利用节目煽动你的国家分裂,你一管死,又造成国民看不到正宗的英文节目。看样子,政府也有难处。
Pat拿出一本40年前的地图来,让我们各自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八零重组夫妻 篮球火 空降热搜 金屋恨(完结) 西圣地 穿成全网黑,大佬她马甲捂不住了 快穿之女主有点燃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生机 新闻界暗流 恶灵谈判专家1 后妈觉醒后[七零] 炎黄蚩尤情仇记仓颉密码 真欧皇以貌服人[综武侠] 最后的精灵 假千金被读心后,真千金疯狂贴贴 顶流国医穿成小可怜/顶流国医是学霸 今生 风流 澜本嫁衣 摄政王宠妻日常